心仪直播app官方正版下载 - 心仪直播app大全下载最新版本免费安装软件

潮新聞:“良渚論壇”這場中外音樂家對話,留下了怎樣的現代回響?

來源:宣傳部 作者:宣傳部 時間:2024-11-26 人氣:

“良渚”,是中華民族文明曙光初現之地,是世界文明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。在全球化敘事不斷演變與文明交流互鑒理念日益彰顯的今天,音樂這一無國界藝術正經歷著微妙而深刻的變革,其表現形式與話語形態(tài)均呈現出新的面貌。立足當下,我們該如何去追溯良渚時代的聲音?

11月26日,作為第二屆“良渚論壇”三大平行論壇之一的“中外音樂家對話”精彩召開,中心主題為“音樂精神的遞進:中外音樂傳統(tǒng)的現代回響”,包括中國在內的來自五大洲12個國家的37位專家齊聚一堂。中外音樂家們圍繞“古代音樂藝術與人類文明發(fā)展”和“人工智能時代與藝術未來發(fā)展”兩個議題展開思想碰撞,以主題交流發(fā)言和圓桌論壇形式深入對話。

本次論壇從文明探源和現代文明兩個維度出發(fā),充分發(fā)揮音樂溝通心靈的文化橋梁作用,深入推進豐富多彩的音樂人文交流。為促進世界共同發(fā)展、讓不同文明交相輝映,照亮音樂藝術發(fā)展之路,為促進人類文明交流互鑒提供“音樂家的范本”。

“良渚論壇”中外音樂家對話論壇 主辦方供圖

良渚文明涓涓細流,滋養(yǎng)當代民族音樂蓬勃發(fā)展

在燦爛的人類文明中,中國文化以其數千年的歷史沉淀和深厚的文化底蘊,宛若燦爛的晨星,閃耀著獨特的光芒。而中國音樂作為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,更是中國文化精神世界的生動映照。

“中國的傳統(tǒng)音樂里包含了太多豐富的信息,想要去理解其中的音樂語言結構,并非易事。”用瑞士日內瓦高等音樂學院音樂家澤維爾·布維耶的話來說,中國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,要想掌握中國文化的全貌,必須進行深入的探索。他希望今后能來中國進行更多的藝術交流,在兩國的藝術家、樂團、音樂學院乃至政府間達成更多卓有成效的學術成果。

“無論是我國的音樂精神還是外國的音樂精神,這些音樂中蘊含的人文關懷、愛國主義情懷以及對真善美的追求,正是我們今天在這樣的國際文化交流和互鑒中所需要相互了解、碰撞和交融的。”中國音樂學院院長李心草認為,此次論壇讓中外音樂在更高層面上實現了精神上的殊途同歸,也是在音樂的視域下深刻闡釋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概念。同時他表示,在新時代背景下,當代音樂的創(chuàng)意需根植于傳統(tǒng)文化,在勇攀高峰的同時樹立經典意識,塑造當代的中國音樂精神,進而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順應時代需求、貼近人民情感的優(yōu)秀音樂作品。

中國音樂學院院長李心草發(fā)表講話 主辦方供圖

在中國音樂家協(xié)會副主席、中國音樂學院教授雷佳看來,良渚遺址的發(fā)掘為追溯中華文明的起源提供了珍貴的歷史資料,它不僅展現了古代社會的復雜性和先進性,還深刻體現了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的深厚根基,“從民間故事、民間歌曲到詩詞藝術,這些文化遺產在當代各種藝術形式中得以傳承和創(chuàng)新,依然汲取著源自遠古文明的滋養(yǎng),傳統(tǒng)文化的河流無論經歷多遠的旅程,我相信它始終保持著最初的清澈和生生不息的活力。”

“這幾天來到良渚遺址參觀考察后,我開始思考我們所獲得的音樂精神究竟在哪里,我覺得這樣的一種精神應該是中國的,也是世界的,是古代的,也是今天的,更是屬于未來的人類的。”音樂考古學家、武漢音樂學院原副院長李幼平由衷感慨道。

正如浙江省文旅廳黨組書記、廳長陳廣勝在論壇致辭中所說的那樣:“音樂是人類共同的語言,不受種族、地域、貧富、貴賤的限制。在當今世界,即使你我語音不通,完全可因為一支曲子而彼此共鳴,迅速拉近心與心的距離。”中華文化的生命力,從良渚的涓涓細流到浩瀚東海,溫潤、寬和而堅韌,在浙江這方水土永褒厚德載物的旋律與自強不息的精神。

“良渚論壇”中外音樂家論壇現場嘉賓們 主辦方供圖

積極擁抱AI后,音樂藝術面臨的挑戰(zhàn)與機遇

當今世界,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(fā)展正在深刻改變我們的社會結構和日常生活。AI已滲透至各行各業(yè),成為推動創(chuàng)新和變革的重要力量,在藝術領域,AI同樣帶來了深遠的影響。此次論壇中,如何利用好人工智能以助力藝術未來發(fā)展,成為中外音樂家熱議的話題之一。

沈陽音樂學院院長田彥就在發(fā)言中談到,隨著ChatGPT和Sora的出現,讓所有人直觀地感受到人工智能時代已經到來,也由此催生了文藝形式創(chuàng)新,拓寬了文藝空間。今年3月,號稱“音樂版ChatGPT”的音樂生成大模型Suno發(fā)布V3版本,任何人只需一個簡單的文本提示,就可以秒出一首長達2分鐘的歌曲。當前,各種AI作曲軟件大量涌現,且逐漸受到音樂人及音樂愛好者的歡迎。

人工智能技術在音樂創(chuàng)作、識別、發(fā)布等方面提供了巨大的便利,但同時也給音樂產業(yè)帶來了巨大的挑戰(zhàn)。那么,在人工智能時代下,藝術未來發(fā)展的將何去何從?

美國南加州大學音樂產業(yè)系教授鮑比·博格動情分享 主辦方供圖

“我大學時為了成為一名專業(yè)鼓手,付出了上萬個小時,我?guī)缀趺繒r每刻都在練習打鼓,練到手出血,不得不用綁帶把傷口纏起來.”“我大學畢業(yè)時,機器鼓手突然在搖滾樂中變得非常流行,彼時我開始擔心,我會被機器取代嗎?我要失業(yè)了嗎?”…….論壇上,美國南加州大學音樂產業(yè)系教授鮑比·博格動情分享了自己從前的經歷。在看他看來,AI技術并不會取代真正有創(chuàng)造力的藝術家,AI技術越發(fā)達,藝術家的創(chuàng)造力和想象力(思想)就越有價值。“就像機器鼓手程序的編程者,永遠需要一個鼓樂專家去幫助辨別擊鼓的細微差別。”鮑比·博格認為,更重要的是,藝術家應該思考如何去強化自己的核心能力,才能從容面對人工智能所帶來的一切,“我們要做的是和AI合作,去適應科技的發(fā)展。”

李心草表示,AI作為一種輔助工具,確確實實能為音樂工作帶來便利、提高效率,完成一首獨立的音樂作品也早已不足為奇,“但從創(chuàng)作和表演的角度來看,對于真正入腦、入心、入魂,觸及人類靈魂最深處的藝術作品,我覺得即便在未來,相信AI也是力不從心。”李心草認為,讓人工智能更好地融入到藝術領域中,關注人工智能給藝術創(chuàng)作可能會帶來的負面影響,并且朝著正確的方向去發(fā)展,這才是關鍵所在。

浙江音樂學院院長王瑞也持有相似觀點,他認為,即便在人工智能時代,音樂的創(chuàng)造力也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。AI雖能模仿、演繹甚至自我“生成”大量音樂,但其生成的作品更多依賴于既有數據模式,而缺乏人類藝術創(chuàng)作中的情感深度與思想重量。

參加本次論壇的中外音樂家合影 主辦方供圖

“真正的音樂創(chuàng)造力,是人與自然、社會、歷史、哲學的對話。音樂的創(chuàng)造力不僅是人類想象力的體現,更是溝通過去與未來、情感與理智的橋梁,在任何時代,音樂的創(chuàng)造力都將繼續(xù)引領人類藝術精神的發(fā)展,同時提醒我們技術的進化不該取代人性的深度,而應成為音樂創(chuàng)造力的新助力與延伸。”王瑞如是說道。

新聞來源:https://tidenews.com.cn/news.html?id=2968307&source=weixin